【你的諾蘭不是你的諾蘭:要擁有氣噗噗的票房大導克里斯多福諾蘭,你必須實現他的三個願望】
20、30 年代的大片廠時期 (studio era),編導與其說是創作者,不如說是電影公司的員工。而僅有非常少數的電影人,能夠與電影公司大小聲。但即便如今大片廠時代已經遠去,也很難看到有導演公開與電影公司嗆起來。
人情留一線,日後好相見,這應該是好萊塢的常理,但是最近,克里斯多福諾蘭與華納影業的衝突,給我們一個反例,這位億萬票房導演離開了合作多年的華納,而且走得還很難看,這告訴了我們什麼啟示?
《天能》(Tenet) 在延期多次之後,終於在諾蘭的強烈要求下,在 2020 年 8 月於世界各國陸續上映。但是這部被電影院老闆期望振興產業的超級巨片,票房收益仍然不敵疫情,大打折扣。而在 12 月,大量電影因疫情而被迫推遲的華納影業,做出了驚人之舉:宣佈 2021 年許多商業大片,將在院線與串流平台 HBO max 同步上映上架,而這點燃了深愛電影院的諾蘭心中怒火。
諾蘭不是只對一家媒體這樣說,事實上,他對華納的憤怒發言之多,使他看起來甚至比解釋他自己的電影還要急迫。而且這些發言不只是表達怒氣而已,甚至直接質疑華納影業的良心——對,當你吵架吵到關於良心的議題時,代表吵得真的很難看了。
諾蘭還是在華盛頓郵報這種重量級媒體上,向華納喊話「你的諾蘭不是你的諾蘭」:
「這就是法國人說的『精神權利』(droit moral),難道因為(華納)他們付了錢或投資電影,這部電影就絕對屬於電影公司嗎?」
「這並不只是法律層面的問題;這同時也是一個道德問題,這是關於夥伴關係與合作的問題。他們沒有跟其他電影人討論這件事,他們沒有諮詢這些人的建議,告知這些電影人關於電影公司的計畫。而我覺得應該有個人站出來,指出這個問題,告訴大家這不是對待電影人的正確方式。」
對諾蘭來說,他認為如今電影公司轉向串流平台發展,是完全錯誤、而且無視未來性的發展。他在今日美國(USA Today,另一個重量級媒體)上表示,他的《天能》能在疫情這種艱難時期、在戲院仍然開門的國際市場裡賺了超過 3 億美金票房,這讓他對電影在院線上映的方式充滿信心,觀眾大家還是喜歡進戲院,而在疫情還沒爆發的 2019 年,戲院業賺得盆滿缽滿,他認為電影院線的未來是光明的——
「問題不是電影院產業會不會活下來,」
諾蘭說出了最重的批評,
「問題是,哪家電影公司會活下來?」
諾蘭這句話,是在批評哪家電影公司可能活不下來?答案你知我知。
【全文請參見下方留言連結】